陈秋砚:简评南山剧社的话剧《孔乙己》和《画皮》
更新时间:2025-07-18 19:32 浏览量:1
在今年的6月,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演出了四部话剧,有的是魔幻古剧,有的是历史正剧。其中的《孔乙己》便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故事,改编自鲁迅同名短小说,但亦有不同。
话剧《孔乙己》总体上忠于原著,有着那一时代的社会人情。但南山剧社演出的《画皮》溯源在《聊斋志异》,是对仅几百字的古文揉搓发酵的改编,故事中加入了猜不了的爱恨情仇。
小巫女和秀秀分别是《画皮》和《孔乙己》的角色,二人都由我饰演。她们很有些性格迥异,在舞台上的动作有点走马灯。但我知道,诸如此类的存在者,都只为了在某一时段的设置需要,只要诠释恰到好处便了。
两部戏较立体的算是孔乙己这一角色,其实全剧冲突并不十分有看头,更多在于孔乙己这一角色在不同时段,加之不同因素,而后不同的动作、行为,独白。在《画皮》里头知画最难诠释,以情写情,大概只有曹雪芹能得的。虽然守望、爆发、牺牲,像极了波动的K线图,自然这里中不了股票。最终,守望成了自我升华,显现出伟岸情真。但最怕落了套路,一切总是需要努力的。
当彼得·布鲁克便说过:“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剧场是空的空间。南山剧社演出的时候,竟出现了许多站着看戏的观众,确实比较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