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蜂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陈佩斯《戏台》:喜剧里的坚守,像极了我在日本的小日子

更新时间:2025-07-28 03:47  浏览量:2

那天在电影院,看着陈佩斯老师在银幕上再次出现,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动。32年,他离开大银幕那么久,却带着话剧《戏台》的故事回来了。戏里的“店伙计大嗓儿”阴差阳错成了名角儿,看似荒诞,却透着一种时代的无奈和小人物的执拗。
我想起自己——一个在日本生活了十五年的普通中国人。我们这类人,没什么“主角光环”,日子更像是夹在不同文化里、为家庭奔忙的小市民。但看完《戏台》,我忽然觉得,平凡里也能有一种“戏台精神”:坚守、认真、笑中带泪。

我记得第一次看陈佩斯还是在录像带里,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小品。他的表情一出场,就能把我爸笑得眼泪都下来了。那种“无厘头”又带点人情味的幽默,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如今,他已经七十多岁,还能自导自演《戏台》,这份不服老的热忱,我在日本很少见到。日本的老匠人也是这样,像我家附近的豆腐店,七十多岁的爷爷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磨豆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退休?”
他说:“这是我一生的手艺,做到最后一天是我的福气。”

《戏台》里,那群人为了“戏”活着,不想被洪流冲散。现实中,陈佩斯老师也是这样:时间可以带走青春,却带不走一个人对艺术的热爱。这点让我非常钦佩,也让我想起我们在异国维持生活的那份韧劲。

《戏台》改编自高口碑话剧,这部话剧巡演十年,观众评分9.0。我相信这种好口碑不是靠炒作,而是靠“一遍遍走台词”“一遍遍打磨剧情”换来的。
在日本,很多事情都强调“细节里的认真”,比如做寿司的师傅可以练十年只为切好一块鱼片。刚到日本那几年,我总觉得他们“慢”,后来才懂,这是专注。

有一次,我帮大儿子准备学校的“手作道具”,随便贴了点胶水就交了。结果老师退回来说:“孩子的作品也要有用心的痕迹。”我花了一个晚上重新裁纸、刷胶,最后儿子笑得像领奖一样。那一刻,我忽然懂了:认真的过程,其实比结果更重要。
陈佩斯老师拍《戏台》也是这样,他不是随便拍一部“喜剧电影”,而是要让这部作品有“厚度”,能让人笑过之后想点什么。

影片里的每个人物都不完美,有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改戏,有人执着到近乎固执。看着这些角色,我想起身边的中日邻居。
有在居酒屋打工的大叔,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拉面汤底;有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送Uber Eats的年轻人;还有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每天精打细算。

我们都是“戏台”上的配角,但正是这些普通的配角,撑起了生活的舞台。
我常对孩子说:“别人看你平凡,但你认真过的每一刻,都是属于你的主角时刻。”看完这部电影,我更相信这句话。

我最喜欢《戏台》的一点是,它不只是搞笑。你会在笑声里,看到小人物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到日本时的窘迫:语言不通,被误解;超市打工被骂动作慢;冬天的夜晚,走在积雪的人行道上,脚步声空空荡荡。
如果那时有部电影能让我在笑声里看到希望,也许我会少一点孤单。

我很羡慕陈佩斯能把“笑”演得那么真。他的笑,不是单纯的搞笑,而是让你看见笑背后的酸楚。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有时候我们也只能笑一笑,继续往前走。

这几年,我感受到中国和日本都在快速变化。手机支付、短视频、AI……但我依旧喜欢在周末去看一场老派的话剧,或者一部像《戏台》这样有点“慢”的电影。
为什么?
因为它让我看到,有些东西不该被“快”吞没。比如艺术里的温度,比如人心里的善意。
陈佩斯用《戏台》告诉我们:坚守并不老土,它让一个人活得更像自己。

看完电影回家,我给大儿子写了封信。
我说:

“将来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嫌自己只是‘跑龙套’。
认真做好手里的事,就像戏台上的人一样,哪怕一句台词,也能让观众记住你。”

孩子看完后只是笑笑,但我想有一天他会懂,就像我看《戏台》时,突然理解了父辈那些“老掉牙的坚持”。

我和日本老婆结婚15年,三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在幼儿园、一个还学着喊爸爸妈妈。我们的生活平淡,但每天都像一台接一台的小剧场:

早上孩子们抢牙刷的闹剧;晚上洗澡时谁能先泡到热水的“战争”;周末家庭会议讨论“下个月去哪看花火大会”。
这些戏没有观众,但我们自己演得投入,也乐在其中。

我想,《戏台》之所以让人共鸣,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无论在哪个时代,小人物也能有自己的尊严和高光时刻。
就像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普通人,日子再普通,也值得用力过下去。

我很期待更多人去看这部电影,不只是为了笑,而是为了在笑声后,想一想:
“我在坚持什么?”

结语

陈佩斯老师用32年的等待和一次回归,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怕时间的认真。
而我,在日本的小日子,也愿意这样慢慢走下去:
认真煮一碗面,认真陪孩子写作业,认真看一部让人笑着流泪的电影。
因为认真过的每一天,都像站在自己的“戏台”上,哪怕观众只有家人,也值得鞠躬谢幕。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文字,也可以去看看《戏台》,也许它会让你在笑声中,想起自己的“生活舞台”。

#陈佩斯回归#

#电影戏台观后感#

#喜剧中的人生思考#

#国民喜剧人##经典话剧改编电影##笑中带泪的生活#
场馆介绍
蜂巢剧场为2008年孟京辉为《恋爱的犀牛》开辟的新剧场,之所以叫做“蜂巢”,暗喻像蜜蜂一样辛勤的工作。该剧场位于东直门附近,大约有300多个座位,仅剧场改造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孟京辉亲自为新版“犀牛”设置了特...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3号
乘公交车至“东直门”站下车,或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下车出D口往东200米
蜂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