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蜂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泉州启动2025“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

更新时间:2025-09-13 06:06  浏览量:1

近日,2025“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举行启动仪式。该计划以“从泉州出发”为核心方向,旨在挖掘、培育、孵化创新形态的中国戏曲及跨界作品新人新作,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实践平台,推动泉州文化与地方戏曲基因的传播,打造“从泉州出发、为泉州代言”的文化名片。

艺术家团队分赴各地勘察

挑选适配公共空间

活动现场,新编“花朝戏”《这是我们降落的地方》、提线木偶戏《机灵偶遇》、非遗创新偶剧《周记》、高甲戏《罗刹记》、梨园戏《平行时空・陈三五娘》等多个团队一同亮相,对接下来作品的创作思路进行了探讨,发表了对未来作品发展的不同观点与期待。

随后,艺术家团队还分赴蟳埔民俗文化村、惠安县崇武古城、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泉州市内的威远楼、工艺美术合作社、花巷傅宅、源和1916、伯勒小镇等地进行勘察,挑选与各自艺术作品适配的公共空间,同时开展创作沙龙进行讨论。

“希望这个戏剧孵化计划能促进戏曲发展,激发青年对于戏曲的感知,让青年创作者能够避免我们曾经走过的一些弯路。”一级演员、梨园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华表演奖、“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表示。戏剧制作人袁鸿还分享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新刘海砍樵》的成功案例,展示戏曲如何与现代科技结合并吸引年轻观众,形成文化地标。

五部孵化作品各具特色

9月至明年3月在各地演出

据介绍,今年选择的五部待孵化作品各具特色。其中,以广东河源紫金客家“花朝戏”、紫金地方客家方言为创作特色的戏剧作品《这是我们降落的地方》,灵感取材于“花朝戏”传统剧目《过渡》,讲述以渡船为生的两姊妹与土财主斗智斗勇的乡土轶闻。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新编排的《机灵偶遇》将传统非遗与现代智能科技巧妙结合。千年线规的细腻手法所演绎的小猴子灵动有趣,与机械AI的精准律动相映成趣,展现泉州木偶艺术在当代的创新与活力。

《周记》是由青年艺术家蔡佳捷导演的非遗创新木偶剧作品,通过泉州提线木偶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剧场叙事形式,加强非遗表演的独特表达,让围绕周家两代茶馆掌柜展开的故事在指间台上诙谐上演。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的《罗刹记》,重新解读了经典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突出高甲戏剧种特色,文戏武唱,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融合高甲戏剧种的丑行、武戏和闽南民间杂耍等传统表演特色,探寻高甲戏喜剧特色和“大气戏”武戏的自身发展规律,激活传统艺术的生命力。

梨园戏《平行时空・陈三五娘》升级版,由声名远播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改编而成,采用梨园戏前所未有的“平行时空”舞台方式,进行戏里戏外的交融穿插演绎。

据悉,2025年“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将为创作团队提供创作辅导、场地使用及排练和演出等相关支持,孵化的作品将于9月至明年3月陆续在北京、香港、澳门、深圳、泉州等城市及大型艺术节演出。

编辑:陈佳卉

审核:白彩惠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场馆介绍
蜂巢剧场为2008年孟京辉为《恋爱的犀牛》开辟的新剧场,之所以叫做“蜂巢”,暗喻像蜜蜂一样辛勤的工作。该剧场位于东直门附近,大约有300多个座位,仅剧场改造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孟京辉亲自为新版“犀牛”设置了特...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3号
乘公交车至“东直门”站下车,或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下车出D口往东200米
蜂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