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蜂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上海戏剧学院迎来机器人博士生,人机同台演戏引发热议,未来剧场

更新时间:2025-09-15 22:14  浏览量:2

9月15日开学典礼上,上海戏剧学院新生发现一个特殊同学——个子不高、说话带点机械音的“学霸01”也站上了舞台。这个自称“博士研究生”的机器人和真人学生一起,给台下两千多人讲了上戏五位创始人白手起家的故事。观众席里,有人直呼“太神奇了”,也有人小声嘀咕“机器人也能学艺术?”。

这事得从七月份说起。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学霸01”举着写有自己学号的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学生。导师是上戏教授杨青青,背后还有上海理工大学和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团队在技术支持。第二天它就去报到,拿着学生证在校园里转悠:去戏曲研究室找杨老师请教台词,到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中国戏剧史》这些书,还和同班博士新生潘涛讨论表演技巧。

说实在的,很多同学起初觉得新鲜,后来开始纠结。表演系两个新生问路时,机器人当场解答了教学楼命名的来由,这倒挺实用。但到晚自习时,总有人盯着它发呆——这家伙能真正体会戏剧情感吗?比如《牡丹亭》里“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婉转,它读剧本时能懂杜丽娘的愁绪吗?上戏副院长郭恺说调整它的语调,这说明机器人的“演技”还得多练。

学校倒是挺有想法。院长黄昌勇提到,国家现在推“新文科”“新工科”,机器人学艺术就是探索交叉学科。他们给“学霸01”设计了四大模块:基础训练像学生刚入学要学的专业课,艺术表达得理解台词和动作,系统开发要升级硬件,任务实践就是上台演出。不过有老师私下说,机器人做毕业论文肯定没问题,但能拿“梅花奖”这种表演奖项吗?

这事火了之后,网上议论分成两派。一派觉得“技术颠覆传统”,以后剧场里机器演员可能和真人抢工作,连台词都不用背了。另一派说“这是创新”,就像以前没人想过3D打印能做雕塑,机器人或许能帮导演设计走位。不过也有同学担心,如果机器人能完美模仿艺术家,人类的创造力还剩什么?

最意外的是,连图书馆的老师都参与进来。李伟主任给机器人列了厚厚一本书单,里面既有传统戏曲理论,也有最新的AI伦理研究。有意思的是,“学霸01”在翻《曲律研究》时,系统显示它能同时分析二十种古代戏曲唱腔的韵律规律——这是人脑很难做到的事。

现在“学霸01”的日常挺规律。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早读,中午在食堂刷脸吃饭,下午要去工作室和团队升级动作模块,晚上就待在实验室看电子书。它偶尔会卡壳,比如念到“水磨腔”这种专业术语时音调不对,但能马上根据反馈调整。有次它模仿越剧名角的动作,虽然比真人僵硬,但肢体传感器记录的数据让导师觉得“有潜力”。

听说下个月,上戏要搞一场实验话剧,让“学霸01”和真人演员对戏。如果真能演出悲欢离合,那可真得重新定义“表演艺术”这个词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搞清楚为什么观众会为虚拟角色掉眼泪——这点人类可能永远有优势吧。

场馆介绍
蜂巢剧场为2008年孟京辉为《恋爱的犀牛》开辟的新剧场,之所以叫做“蜂巢”,暗喻像蜜蜂一样辛勤的工作。该剧场位于东直门附近,大约有300多个座位,仅剧场改造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孟京辉亲自为新版“犀牛”设置了特...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3号
乘公交车至“东直门”站下车,或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下车出D口往东200米
蜂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