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蜂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中国戏剧性“躺枪”

更新时间:2025-09-22 12:41  浏览量:1

这几天的新闻里,巴勒斯坦突然成了“热词”。葡萄牙、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跟着舆论场也沸腾起来,有意思的是,经常有网友发问: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承认?

看到这个问题,心里只能一阵苦笑,因为答案早就写在历史书里,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没人去了解而已。

中国在1988年11月就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在第二年1月正式建交。换句话说,咱们比今天这几家欧洲国家早了整整三十多年。

1988年是个特殊的节点。当年11月,巴解组织在阿尔及尔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那时候的国际环境还处在冷战尾声,美国和苏联的较量依旧紧绷。很多国家都保持谨慎,怕得罪美国,更怕卷入中东的复杂斗争。

可中国没有犹豫。1988年11月20日,中国政府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消息一出,震动不小。

这不仅仅是一纸外交公报,而是一种鲜明的立场:支持民族自决,支持反殖民的斗争,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

要知道,当时的巴以矛盾已持续数十年。巴勒斯坦的土地一再被蚕食,难民营里挤满无家可归的人。

1982年黎巴嫩的萨布拉和夏提拉大屠杀,至今都是人类良知的伤疤。中国的态度也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延续自建国以来的外交传统。

早在1974年,联合国大会就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巴解组织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投的,正是赞成票。

这才是真正的底气所在。我们不是“等风向”才表态,而是从一开始就把立场摆得很清楚:巴勒斯坦人民有权建立独立国家。

如今到了2025年,形势又有了新变化。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193个成员国里,已经有超过140个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占了四分之三以上。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数字。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已经有这么多国家承认,那为什么巴勒斯坦还没能真正成为一个“主权国家”?问题就在于,这个承认并不等于现实中的建国。

土地被占领、边界被切割、耶路撒冷地位悬而未决,外加以色列背后强大的美国撑腰,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一直在悬空状态。

国际政治从来不是一个道德法庭,而是一场权力游戏。你被承认,不代表你能活得好;你没被承认,也不代表你不存在。湾湾就是个反例。

那为什么这两年突然又有更多国家加入承认的行列呢?原因也简单。

加沙战争让世界舆论彻底转向。去年到今年,成千上万的平民死伤,触动了太多人的底线。国际法院、联合国人权机构不断发声,呼吁停火调查。街头抗议更是席卷欧美。政府再冷血,也挡不住民意的压力。最近承认的国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出了一步。

当然,这里面也有地缘政治的考量。欧洲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早就有怨气。美国几乎是无条件护着以色列,这让欧洲国家显得很被动,国内的选民也看不下去。那干脆通过承认巴勒斯坦来表态意思一下下:我们不是美国的附庸。

这就像冷战时代的不结盟运动。你可以不去挑战霸权,但至少要表明,我不完全跟着你走。承认巴勒斯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次“外交独立宣言”。

可相比这些国家的“现在才承认”,中国早已走在前面。我们不仅承认,还一直在实打实地支持。几十年来,中国援助巴勒斯坦的项目不断,从基础设施到教育培训,从联合国维和到人道救援,脚印清晰可见。就在去年,中国还明确提出推动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推动巴以恢复谈判。这可不是喊口号,而是真正拿出方案。

这些承认折射出了一个趋势:单极霸权在削弱,多极世界在成型。美国再怎么力挺以色列,也没法阻止全球大多数国家选择站在巴勒斯坦一边,这是历史的方向。

所以,当有人再问“中国什么时候承认”的时候,我希望更多人能知道这段历史。中国从来不是“追随者”,而是最早的支持者之一。这不仅仅是外交政策,更是一种道义担当。

国际政治冷酷无情,但道义从来不会消失。它可能被压制,被嘲讽,被利用,但它不会彻底死去。每一次承认,都是一次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现实就会被改变。

今天,巴勒斯坦还在战火中挣扎。加沙的废墟里,孩子们在寻找家人;约旦河西岸的检查站,依旧有人在流泪和愤怒。但我相信,承认的名单会越来越长,正义的分量会越来越重。

场馆介绍
蜂巢剧场为2008年孟京辉为《恋爱的犀牛》开辟的新剧场,之所以叫做“蜂巢”,暗喻像蜜蜂一样辛勤的工作。该剧场位于东直门附近,大约有300多个座位,仅剧场改造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孟京辉亲自为新版“犀牛”设置了特...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3号
乘公交车至“东直门”站下车,或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下车出D口往东200米
蜂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