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临汾地区文化大事记戏剧部分(九)
更新时间:2025-09-22 17:19 浏览量:2
一九九一年
1月1 2日,地区人大联络组副组长王德贵同志组织省人大地直单位的代表王伯生、卫毅强、赵乙、秦市义等一行七人到地区文化局视察振兴蒲剧工作,副局长王振湖、祁建文以及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王振湖、祁建文同志向代表们汇报了我区振兴蒲剧工作的基本情况、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王伯生等代表听取汇报之后,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我区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就艺术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剧团管理,演出及文化设施的建设等问题谈了许多具体看法和建议,表示一定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努力开展工作,力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元月 2 日至 2 月3日,根据中共临汾地委(1990)1 8 号文件精神及地委有关领导的指示安排,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洪慈、文艺科科长段建中和行署文化局艺术科科长苗生铜等同志组成工作组深入蒲剧院认真贯彻落实地委“纪要”精神,开展蒲剧院两团合一,建立实验蒲剧团的工作。经过两团整顿合并,调整充实领导班子,使广大演职员的精神
面貌焕然一新,实验蒲剧团以“四定”为基本管理办法,以“三抓”(抓剧目,抓演员,抓管理),“四出”(出人、出戏、出效益、出经验),“五建设”(思想、艺术、制度、物资、班
子)为方向,走上了努力把实验蒲剧团办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文艺团体的发展道路。
3月1 0日至1 3日,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剧协山西临汾分会和侯马市人民政府在侯马市联合举办了临汾地区“新田杯”蒲剧唱腔大赛。全区共有 1 7 个单位的 4 3 名专业文艺工作者和业余蒲剧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比赛采取当场亮分的办法进行了评比,结果如下:
一等奖 1 5 名:
刘秀花 侯马市蒲剧团
张广平 侯马市蒲剧团
南喜菊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杜春景 浮山县旭光蒲剧团
李军礼 浮山县旭光蒲剧团
薛三勤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高跃立 侯马市蒲剧团
周忠孝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吴翠芳 侯马市蒲剧团
韩福珍 霍州市蒲剧团
席俊平 临汾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张 杰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茹 霞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解广文 侯马市蒲剧团
范月爱 侯马市商业局
二等奖 2 0名:
孙喜凤 临汾市
张春焕 侯马市蒲剧团
席小燕 翼城县蒲剧团
南上虎 侯马市蒲剧团
纪燕燕 临汾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戴红霞 襄汾县文化馆
令孤奎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吉苗俊 侯马市剧院
兰红英 侯马市蒲剧团
王小丽 临汾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裴志伟 临汾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姚彩英 侯马市蒲剧团
李文兵 浮山县旭光蒲剧团
石平 襄汾县文化馆
卫金梅 曲沃县东许村
邢家兴 浮山县西佐乡
亢秀英 曲沃县东许村
屈跃珍 襄汾县化肥厂
乔芳琴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刘青华 曲沃县教育局
三等奖8名:
李小丽临汾市
孙银会 侯马市蒲剧团
仇国瑞 侯马市群众艺术馆
薛花娟 霍州电厂
冯雪萍 永和县桑壁镇
许月玲 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王爱平 侯马市驿桥村
亢辉侯 马市税务局
组织奖 9 名:
浮山县文化局襄汾县文化局
侯马市文化局侯马市蒲剧团
侯马市群众艺术馆
曲沃县群众艺术馆
临汾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浮山县旭光蒲剧团高节明
伴奏奖1个
侯马市蒲剧团乐队
临汾地区“新田杯”蒲剧唱腔大赛得到了侯马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中国剧协山西省分会常务书记刘佳斐,书记吕文幸同志亲临大会指导。闭幕式上,行署副专员樊玉龙、副秘书长高仰秀、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洪慈等同志出席大会讲话,并为获奖者颁发了奖品。这次唱腔大赛为进一步扩大振兴蒲剧调演的成果,推动我区蒲剧唱腔的改革创新工作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3 月 2 6 日至 2 9 日,省文化厅在运城召开振兴蒲剧调演总结会,我区王振湖副局长、苗生铜科长,弯煜生副主任以及参加调演的剧团领导参加了大会,会上就振兴辅剧调演的成功举行,对几年来振兴蒲剧的工作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蒲剧事业的发展从理论角度进行了总结探讨,这对于繁荣发展蒲剧事业将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 2 9 月上午蒲剧调演大会总结。2 9 日下午部分参加蒲剧调演总结会的代表离会。留下的同志继续参加全省创作会议。3 0 日上午,文化局长汇报戏曲现代戏及开发我省名胜古迹题材的创作情况。3 0日下午到 4 月1日上午,分组讨论剧本:《女主人与男帮工》、《西厢记》、《北飞的雁》、《苏三新传》《丑媳妇俊媳妇》《貂婵泪》、《灵前孝子》《护经记》。 4 月 1日下午会议小结。
5 月1 2 日至 3 0 日,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在扬州举行,来自全国 1 4 个省、市、自治区的 2 0个戏曲剧团参加了观摩演出,共演出了 1 8 台大戏和 4 出小戏,地区眉户剧团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帮工与主人》作为山西省唯一的代表剧目,于 2 1 日至 2 4 日进行了观摩演出。《帮工与主人》为眉户剧团青年剧作家商中友同志继《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之后的又一新作。该剧通过女主人杏花与男帮工国强、憨牛的爱情纠葛及曲折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当代部分农民致富后的困惑和迷惘,反映了农村改革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思想、伦理、道德各方面的新变化。观摩演出,反映强烈,评委与专家一致认为:《帮》剧是一台奏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并通过真实、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现实生活的好戏。3 0 日,观摩演出闭幕发奖,《帮工与主人》荣获新剧目奖和音乐设计奖,剧中“杏花”的扮演者许爱英获优秀表演奖,“憨牛”的扮演者潘国良获优秀青年演员奖,姚俊英获伴唱奖。
扬州演出之后,应上海市文化局和浙江省文化厅的邀请;眉户剧团先后赴沪、杭演出。 5 月2 7日至 3 0日,在上海市艺术剧院演出了三场《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5 月3 0日由沪赴杭,于 6 月 1 日晚上在杭州市胜利剧院演出了《两》剧。眉户剧团在沪、杭演出期间,受到当地党政领导、文艺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上海市文化局、各戏曲艺术剧院、山西驻沪办事处等十几个单位赠献了花篮。《两》剧参加了上海市戏剧“白玉兰”奖的评奖活动,上海市文化局、市文联、“白玉兰”全体评委观看了演出并上台接见了演员。在杭演出时,浙江省人大、省委宣传部及省文化厅的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合影留念。上海《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以及上海市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对眉户剧团的演出盛况进行了宣传报导。
地区眉户剧团赴扬、沪、杭的成功演出,创下了山西戏剧跨过扬子江,进入大上海的先例,使江南观众了解了山西戏曲,了解了眉卢剧种,在我区乃至山西戏剧史上写下了光
辉的一页。
7月2日,地委宣传部、行署科教文办公室和行署文化局联合召开了眉户剧团参加全国现代戏调演总结座谈会。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牛文山,副部长李洪慈,行署科教文工委主
任高仰秀,行署文化局局长张彪以及“临汾报社”总编宋希祥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参加座谈的还有地直各文艺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眉户剧团的业务骨干共 6 0余人。座谈会由张彪向志主持,李洪慈同志首先介绍了眉户剧团赴扬州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以及在上海、杭州演出的盛况,重点介绍了在《帮工与主人》观摩演出座谈会上,领导和专家对《帮》剧演出获得成功的肯定和希望。牛文山部长、高仰秀主任以及张彪局长先后在座谈会上讲话,一致强调,眉户剧团《帮》剧在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中获得成功,是他们坚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多年来坚持演出现代戏,讴歌时代精神所取得的又一成就,并从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持体制改革,注重政治思想工作,注重社会效益,注重艺术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总结,阐述了地区眉户剧团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经验,并强调对眉户剧团的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目的是为了发扬长处,促进工作,再整旗鼓,继续前进。座谈会上,牛文山部长和高仰秀主任代表地委、行署向眉户剧团赠送了写着“编演现代戏剧,讴歌时代精神”的牌匾。
7月9 日至10日,三晋文化研究会临汾分会理事会议在临汾宾馆召开,共有 4 0余名同志出席了大会。临汾分会会长董启民同志在会上就分会成立一年来在课题研究,组织发展,资金筹集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开展作了步署安排。中共临汾地委书记徐生岚同志出席了会议,并结合我区的经济发展,从探讨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出发,阐述了研究三晋文化与发展本区经济的关系。会上,还就下年度的研究课题作了初步申报落实。
7月,经省教委和省文化厅批准,临汾地区文化艺术学校招收洪洞道情班学员4 0 名,这是我区继曲沃碗瘫腔班之后,又一次为小剧种单独招生,培养新秀。是我区为发展小剧种,为繁荣戏曲事业采取的重要举措。
8 月 3 0 日晚,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先生在地委副书记陈长禄、行署副专员樊玉龙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在蒲剧院排练场兴致勃勃的观看了蒲剧院实验蒲剧团演出的《挂画》、《跑城》、《救裴生》折子戏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冀朝铸先生接见了全体演员,他高度赞扬了蒲剧的优秀传统技艺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并同任跟心、郭泽民、崔彩彩等演员合影留念。
8 月,我国南方安徽、江苏洪涝成灾,地直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纷纷伸出友谊之手,爱我中华,帮我同胞,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爱的赞歌,地直文化系统 4 3 0 余人共捐款 4 7 0 1 5 角,粮票3 0 0斤,地区眉户剧团还在运城地区万荣县举行赈灾义演,将所得收入4 0 0 元全部捐赠给灾区人民。
8 月,由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倡导的“七五”期间全省青年“为七五计划出成果,做贡献”竞赛活动,经过 5 天的轰轰烈烈的开展胜利结束,省青联对做出突出成就的 6 7 名优秀个
人进行了表彰,其中一等奖 6 人,实验蒲剧团青年表演艺术家任跟心同志荣获一等奖。
1 0 月1 1日至 2 0 日,临汾地区首届尧都锣鼓艺术节在临汾举行,具有较高艺术质量,享有较高声誉的蒲县蒲剧团应邀于1 2 日至15 日晚,在平阳剧院演出了《王魁负义》以及本团创作演出并在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中荣获大奖的新编历史剧《朱痣缘》。演出期间,杨场爆满,创下了近年来戏曲剧团在临汾市区演出的最高纪录,尤其是《朱痣缘》的成功演出更说明了只有用好的作品和高质量的演出。才能进一步吸引戏曲观众,才能够使朝团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首届尧都锣鼓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上,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演奏了根据蒲剧传统打击乐锣鼓经改编创作的大型锣鼓器乐曲《唐王出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金鼓乐演奏,展现出一个惊心动魄的古代征战的历史场面,得到广大观众、专家与外宾的赞赏。蒲剧锣鼓走出前台,是我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又一创举。实验蒲剧团还于1 0 月 1 2 日晚,在地区影剧院演出了折子戏专场,其中包括《通天犀》、《打神告庙》、《救裴生》和《徐策跑城》。
1 0月,由行署文化局和中国剧协山西临汾分会联合编辑的《剧作选》第五期出版,本期《剧作选》共收集了我区剧作者新创作并已搬上舞台的4 个新编古装戏剧目。其中《苏三新传》、《王冠梦》和《忤逆坟》3 个本子是1990年参加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演出并获奖的优秀剧目。《归唐征西》是1 9 9 0 年参加临汾地区振兴蒲剧调演的获奖剧目。
1 0月 3 0日,文化部和人事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先进集体和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受表彰的共有 5 4个文化工作先进地区,1 5 3 个先进集体的代表和? 60名先进工作者,我区眉户剧团被授于“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颁发给了奖牌。
11月15日,山西省文化厅在翼城县召开了“表彰《家风》演出超千场大会”。省文化厅副厅长贾立业、艺术处长艾治国、科教处长赵尚文、临汾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洪慈、行署科教文工委主任高仰秀、行署文化局局长张彪、副局长王振湖、翼城县县长耿更喜、县委副书记杨俊莲、副县长王峰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山西日报》社文艺部主任赵占锁,记者周同馨以及《中国文化报》山西记者站、《山西文化》、省电台、电视台、《临汾日报》社和地区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晋中、长治市文化局主管戏剧的副局长和临猗眉户剧团,屯留上党梆子剧团的领导同志应邀參加了表彰会,參加表彰会的还有临汾蒲剧院、地区艺校、地区眉户剧团的负责同志以及翼城县直文艺单位代表和翼城琴剧团的全体同志共3 0 0余人.表彰会上,贾立业副厅长宣读了省文化厅关于表彰《家风》演出超千场的决定,肯定了翼城县琴剧团多年来坚持写农村事,演农村人,为农民演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赞扬《家风》久演不衰,连演一千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县级剧团中实属罕见,省文化厅决定对《家风》的创作演出予以表彰,奖励 1 5 0 0 0 元。艾治国处长宣读了文化部艺术局的贺电,贺电高度评价了翼城县琴剧团在创作演出坚持“两为”的服务方向,立足基层,艰苦奋斗,为活跃和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中共翼城县委副书记杨俊莲同志宣读了翼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翼城县琴剧团《家风》演出超千场的决定”,号召各行各业以琴剧团为榜样,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摘好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颁发给琴剧团金匾1块,奖金1 0 0 0 0 元,并向《家风》作者赵文台、王吉文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共临汾地委宣传部李洪慈刚部长也在会上讲了话,充分肯定了《家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所总结的四条经验。文化局长张彪同志即兴赋诗,盛赞翼城县琴剧团的“庄户剧团”作风。表彰会上,中共临汾地委、临汾地区行署向翼城县琴剧团颁发了奖旗,行署文化局颁发了奖杯,地直文艺单位、县直文艺单位以及兄弟艺术表演团体向翼城深剧团赠送了牌匾,表示了祝贺。
1 5 日下午,召开了《家风》演出座谈会,会上剧作者介绍了创作经过和体会,十几位领导和专家就《家风》现象的产生原因,《家风》一剧的思想内涵,《家风》演出的表、导演、音乐、唱腔以及辈剧团的奋斗精神进行学术性的探讨。
1 1月1 2日,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临汾地区分会召开了剧本创作座谈会,行署文化局、蒲剧院、眉户剧团的领导、创作人员以及部份离退休的蒲剧老艺术家共 2 0 余人参加了座
谈。会上,大家围绕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就如何不折不扣地执行“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三并举”创作原则,进一步繁荣我区的戏剧创作,进行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一定要团结一致,充分发挥每个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出题目,争任务,压担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戏剧作品,为振兴蒲剧事业做贡献。
11月底,应中国戏剧家协会的邀请,由蒲剧院实验蒲剧团任跟心、郭泽民等演职员组成演出队赴京参加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展览演出。由于经费困难,为了不失去这一宣传蒲剧艺术的绝好机会,蒲剧院实验团的演职员采取集资的办法,赴京参加展演。27 日下午,演出队乘火车离临赴京,到车站送行的有地委副书记陈长禄、宣传部长牛文山以及行署文化局和蒲剧院的领导张彪,李希珍、白麦浪等同志,原蒲剧院院长赵乙、副院长韩刚等老同志也前往送行。12 月 3 日晚,任跟心演出了《挂画》,12 月5 日晚,郭泽民演出了《徐策跑城》、他们精湛的艺术表演受到与会中外戏剧专家学者的赞赏,荣棠,高占祥,刘厚生等领导同志会见了大家,中国剧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寻同志还专程到演出队驻地看望了演出团全体演职员。
12月15日,蒲县蒲剧团经地区文化局推荐,受县委、县政府的委托,赴省城太原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杏花奖”评奖演出。17日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维庆,省军区司令员于鸿理,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敬,省文化厅副厅长鲁克义等领导同志以及“杏花”奖全体评委观看了由本团创作的参评剧目《朱痣缘》。省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晚报》等新闻单位对蒲县蒲剧团的成功演出进行了专题报道和评论。评比结果,《朱痣缘》一剧中宋艳兰的扮演者郭芳同志荣获表演奖,《朱》剧编剧侯涛获编剧奖。
1991 年,蒲剧院资料室对历年蒲剧藏本进行了整理记集,总计 382 本,按事件发生朝代分,记有:商周 14本,春秋21 本,战国 5 本,秦代 3 本,西汉 12 本,东汉 3本,三国 511本,晋代6 本,南北朝 4本,隋代 9 本,唐代 39 本,五代 10本,宋代 77 本,元代 14 本,明代 62 本,清代 22 本。另有朝代不。明及神鬼戏.稍戏 30 本。具体列后:
商、周:
无影簪 炮烙柱 摘星楼 破渑池 黄河阵 会孟津 九龙柱 渭水河 金蛟剪 显圣 五岳归天 出庆阳 半阁山 忠臣烈
春、秋:
富贵图 和氏壁 铁兽图 马鞍山 八义图 美人图 出樊城 出棠邑 青石岭 淮都关 伐子都 桑园会 打张仪 火焚绵山 伍员伐楚 伯牙奉琴 朝房 杀狗 芦花 走边 逃国
战国:
云梦山 豫让桥 五雷阵 匕首剑 齐王采桑
秦代:
大进宫 赠锑袍 激友
西汉:
永寿簪 光武兴 汉宫秋 龙凤旗 玉虎坠 斩李广 取洛阳 反潼关 九里山 未央宫 马武夺元 七下生
东汉:
渔家乐 血诏带 上天台
三国:
火攻计 凤仪亭 龙凤配 黄鹤楼 五丈原 红逼宫 神亭岭 甘露寺 长坂坡 取成都 闯辕门 讨荆州 取桂阳 三请诸葛 鲁肃求计 孙林纂位 审吉平 徐母骂曹 水淹下邳(白门楼) 取北原徐庶辞行 孔明点将 华容道 葭萌关 祭江 天水关 柴桑关 铁龙山 出许昌 取西川 古城会 战宛城 赠赤兔 朝金顶 盘河战 破许昌 反西凉 巴州 单刀赴会 七擒孟获 反冀州 屯土山空城计 荐贤 三气周瑜(几句唱词) 盗书 白逼宫 坐州 小宴 放曹 葫芦峪
晋代:
麟骨床 蛟龙驹 九莲灯 阴阳伞 大审 桑园寄子
南北朝:
春秋笔 盘陀山 杀驿 交锏
隋朝:
光武山 临潼山 全家福 三家店 战洛阳 罗成写书 李渊辞朝 玩琼花 红霓关
唐代:
乾坤带 芦花河 忠义贤 牧羊卷 二度梅 鸡架山 火焰山 五女兴唐 传明月珠 金碗钗 三劈关 沙陀国 铁羊图 少华山 上原驿 打金枝 哭红堂 高三上坟 花烛堂 药王传 无底洞 女绑子翠花宫 雁塔寺 斩单通 淤泥河 粉妆楼 西厢记 回龙阁 王宝钏 打府 如意带 鸡架山 打雁 醉 写 抢板 坐窑 拾万金(大上吊)白狼关 铁丘坟
五代:
雅观楼 坐曹府 白玉兔 汴梁图 凤台关 卖华山 高平关 观兵书 青莲寺杀宫(宴月亭)
宋代:
盘陀山 瑞罗帐 白水滩 通天犀 乾坤啸 八件衣 梅绛亵 石佛口 状元媒 告御状 醉陈桥 金沙滩 破金鳌 烈火旗 火焰驹 药酒计 佘塘关 明公断 珍珠衫 阴魂阵 花田错 打銮驾 扫秦血手印 福寿锁 文玉带 庆顶珠(打鱼杀家) 三对面 杀院 宋江投主 红桃山 两狼关 月梅亭 双锁山 洪羊峪 牧虎关 八姐盗发 辕门斩子 白汗衫 天地庙 进苏梅 斩黄袍 司马庄 五台 调冠刀劈韩天化 狄青借衣 蚊蜊滩 佛手桔反延安 解帮衣 下南唐 李陵碑 金刀阵 火烧竹林 铜铃计 北天门 青素庵洪洋洞 琵琶计董家岭 骂殿 赛翠 佛头珠 清官谱 闯王案 双罗衫 瑞雪亭盗牌 盗墓墓 朱砂痣 檀香坠 江州起义 包公安 闹渭州 赤桑镇 杨八郎捎书
元代:
梵王宫 聚英烈 广寒图 破宁国 串龙珠(反徐州) 铁石桥 孟丽君 二龙剑叶含嫣思春 九江口 太平城 六月雪 赠剑 武当山
明代:
紅梅阁 十五貫 乾神报 泰山图 日月图 假金牌 吉庆图 苦节图 紫霞官文武魁 铁冠图 对银杯 老人图 四进土 意中缘 阴阳树 春秋配 忠孝贤 忠义侠 游龟山 蝴蝶杯 双玉镯 汗衫计风筝误 十五府 梅花岭 海瑞参严嵩 水石姻缘 金镯玉环计 戏凤 香銮配 五凤山 崔勿猛 失皇印 碎玉瓶 采花阴阳河 桃花扇 对凌花 奈河天 合凤裙 反大同 白玉楼(苦节图) 三拉堂 洞房 拾镯 审头刺汤 秦雪梅吊孝 搜杯 三娘教子 拣柴 忠保国 三疑计 忠孝义(双官洁) 一捧雪 二进宫 游武庙摸鱼 男写状 刺虎 杨寅私访 陈姑赶船
清代:
桃花宫 连环套 明月楼 兴隆寺 八蜡庙 慈云庵 三搜府 盗御马 黑水河 紫金铃 三字经 桃花媒 金田起义 赏节闻乱 彦龙上寿 人之初进京 池塘会 夺绵楼 不解缘 山海关 锋箭头 九龙杯
神仙鬼怪:阴阳扇 香山寺 狐狸缘百草山 三把伞 泗洲十五庙 打大名 断桥 高可达平西(平甘肃) 五龙捧圣 大闹江洲
朝代不明:
巧团圆 乾坤剑 盗金瓜 青龙山 万寿冠 洗衣计 长平关 绵绣帕
稍戏:
纺绵花 脏婆娘 闹井台 打面缸 顶砖 拜寿 八扯 烧火 药性集唱 九溜闹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