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剧变:戏剧性反转,旧秩序崩溃
更新时间:2025-04-10 19:18 浏览量:6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美东时间周三下午盘中,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两条消息,其中一条:
鉴于已超过75个国家与美国代表联系,就关税、贸易壁垒等议题进行谈判,而且这些国家并未对美国进行报复,决定暂停对这75个国家对等关税暂停90天,期间关税降至互惠关税水平10%,立即生效。
受此消息刺激,美股三大指数迅速拉升、创纪录收盘,纳指大涨12.16%,为2001年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同时也是历史第二大纪录涨幅;标普500指数涨9.52%,为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道指也大涨7.87%。其中,特斯拉涨超22%,英伟达涨超18%,苹果涨超15%,Meta涨超14%。
亚太股市大涨,日经指数大涨9.13%,韩国综指大涨6.6%,恒生指数上涨2.06%,上证指数上涨1.16%。另外,欧洲股市集体高开。
除此之外,纽约黄金大涨3.39%至3099美元,纽约原油大涨7.57%至62美元,比特币大涨7.53%至82600美元。
这轮行情反弹,我在本周一发表的文章《“黑色星期一”:如何避险,抑或抄底?》、周三发布的音频《如何理解“对等关税”》以及周三晚上的直播《美国“对等关税”及其影响》中都准确预测到,而且明确提出:“若中期投资,现在是抄底美股的好机会”。
本文试图透过对等关税分析全球化秩序的深层次矛盾及其走向。
本文逻辑
一、戏剧性反转
二、深层次问题
三、旧秩序崩溃
【正文6000字,阅读时间15',感谢分享】
戏剧性反转
在本周一的文章中,我对这轮美股恐慌性抛售行情做了大胆的预判:
“后市判断:第一阶段,“对等关税”正在俯冲美股,市场恐慌引致大跌;第二阶段,由于美国基本面健康,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加,美股将在某个利好消息刺激下终止恐慌、迅速反弹;第三阶段,美股在震荡中修复、上涨。在三个阶段,市场将伴随着不确定性,配置美债仍是对冲风险的有效策略。
预计,关税谈判进展等利好消息将遏制市场恐慌情绪,刺激美股止跌反弹,进而带动全球市场修复。”
我为什么判断市场会出现“迅速反弹”,而不是如一些人所言的金融危机?
原因是,这轮暴跌是由市场恐慌引起的,市场恐慌源自超预期的对等关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没问题,市场恐慌一旦被遏制,美股就会迅速反弹。
那么,如何遏制市场恐慌?
只能等利好消息,这个利好消息也只能来自关税谈判的有利进展。
数据显示,对等关税宣布后,恐慌指数VIX创纪录飙升,在周三宣布暂停消息后,暴跌35.75%,创下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市场恐慌情绪立即终止。
尽管无法判断特朗普会在美东时间的周三发布关税暂停令,不过我依然在北京时间的周三的音频和直播中做出大胆的判断:“若中期投资,现在是抄底美股的好机会”。
为什么?
首先,趋势看逻辑,长线交易把握宏观主线。由于美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稳健,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同时叠加人工智能浪潮,预计未来三四年美国经济将迎来景气周期,美股将继续上涨。
其次,这轮恐慌性下跌不会破坏这一大势。
在上周末发布的数据周报中,我基于历史经验做了分析:在过去的70年里,美国市场总共出现了33次超过10%的下跌,其中有12次下跌幅度超过20%。在这12次大跌中,除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2020年疫情冲击外,其它10次均是美国基本面出问题,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所致。结果是,在基本面没有出问题的条件下,美股在大跌都迅速收复失地,不改增长大势。
在这期周报和周一文章中,我的结论是:这次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固,私人部门和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强劲,“对等关税”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去年大规模上涨的股票资产缩水,但不会引发金融危机。预计未来3-4年,美国经济、美联储降息和AI商业化落地将推动美股上涨。
为什么恐慌性下跌不会击穿资产负债表引发金融危机?
目前,美国私人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强劲、杠杆率低,只有政府杠杆率高。退一步讲,美国通胀不构成威胁,即便股票连续暴跌,如1987年黑色星期一和2020年熔断,处于降息周期的美联储也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拯救市场。所以,即便爆发流动性危机,美联储也能够力挽狂澜避免金融危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如何判断对等关税后续会出利好消息。
在周一的文章里,我对对等关税进行了推演:关税不会进一步提高,后续将持续分化。
整体关税不会进一步提高,说明当前是最坏的状况,不会有更坏的消息。为什么不会进一步提高?原因是当前的关税,大多数国家都受不了,多数国家会选择跟美国谈,其实美国也希望与多数国家谈,最终把关税降下来。
后续将持续分化,我周一的推演是:中国与美国将来回拉锯、相互报复,关税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伴随着谈判,一波三折;欧盟与美国也将拉锯,关税难降;日韩将与美国谈判,关税料有所下降;越南、墨西哥、印度、印尼等国家正紧急跟美国谈判,关税将较大幅度地下降。而且,关税迅速降下来的国家将迎来改变国运的机会,我将其定义为“重大机遇国”。
所以,我判断,利好消息来自正在积极与美国协商的国家,但是没想到分化得这么严重。
特朗普称,超过75个国家与美国代表联系,就关税、贸易壁垒等议题进行谈判,而且这些国家并未对美国进行报复,决定暂停对这75个国家对等关税暂停90天。
但是,特朗普没有公布这75个国家的名单。此前,中国对美国做出强硬回击,而且是第一个回击的国家;欧盟也通过了报复性关税的反制措施。另外一条重要消息显示,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正在升级。
以上就是我判断对等关税及其对股市影响的逻辑。
接下来,对等关税将进入分化谈判阶段:中国与美国继续拉锯,但也会接触、谈判;75个国家与美国进行谈判,但也会进一步分化,不排除对某些国家又按下启动键。
基于此推演,这轮贸易战将带来两个重要变化:
其一,加速全球产业链分化与重组,迅速降低关税的“重大机遇国”将获得大量的持续的国际订单和实业投资,全球产业链向“重大机遇国”迁移;
其二,全球的壁垒、补贴等“隐形关税”将较大幅度下降,这将为下一个新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奠定基础,也可能是这轮贸易战唯一的成果。
不过关税是表面问题,我们需要透过其看到全球化秩序中的深层次问题。
深层次问题
透过关税看问题,跳出特朗普看本质。
全球各国社会精英,包括政治人物、经济学家、法学家、媒体人、科学家、金融从业者等,多数反对特朗普,甚至看不起特朗普。这也很容易理解,社会精英基本是过去全球化秩序的受益者、既得利益者,特朗普所为就是要打破这个秩序和利益链。
所以,在特朗普的问题上,不建议大家看所谓的权威人士的观点,看我的文章就好了。
社会精英对特朗普有两大误解:
其一,误以为特朗普充满不确定性。
实际上,我也经常说,特朗普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但我又发现一个重要的细节:特朗普所干的事情都提前向世界公开,而且不停发社交媒体信息,生怕大家不知道。上台三个多月时间,边境管控、控制非法移民、推动俄乌和平、对等关税、对内减税等政策,都是在竞选纲领中公开的、大选时反复提及的。
为什么特朗普推进早已公开的工作,我们还会觉得他充满不确定性?
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全球精英不相信特朗普会这么干、敢这么干。当他真这么干时自然就措手不及。另外,特朗普的行为过于简单粗暴、出人意料。特朗普是用简单粗暴来对抗精英主义。
可见,特朗普的工作及其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手段是简单粗暴的,路径是灵活多变的。
其二,误以为特朗普在瞎搞胡闹。
社会精英喜欢训小孩一样训特朗普:胡闹。我在五六年前就说过,不管你喜不喜欢特朗普,都需要重视他、研究他,否则会吃大亏。
实际上,特朗普的观念是非常顽固的,五十年前这样想、现在也这样想;其所实施的政策都是非常确定的,而且试图解决的都是重大问题。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及全球经济两大问题加速恶化:
其一,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化秩序,全球经济失衡问题集中爆发,贸易与金融扭曲问题在欧美国家被广泛讨论,美国选民寻求改变,导致建制派垮台,政治两极分化,极左极右轮番上台。
其二,率先得势的民主党加速极左化,联邦政府和美联储大规模宽松政策,廉价资本推动金融泡沫化,实体经济和中低收入家庭通缩,导致经济失衡进一步恶化,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政府大规模借债给发放社会福利,又导致联邦债务迅速膨胀。
在美国两党格局下,民主党极左化加速了共和党极右化,为特朗普上台提供了更多的选民基础。
特朗普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政治人物,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有野心的政治人物。一个纽约富商、近80岁老人,其谋求的是突破个人利益、经济利益与年龄范畴的超越性目标,瞄准的都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全球贸易金融体系、全球化秩序的核心问题。
从保守主义者、基督教福音派的政治诉求,以及特朗普的政治纲领和所为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执政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试图解决以上美国及全球化最核心的两大问题:
其一,试图扭转美国经济结构失衡,追求贸易顺差,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在之前的文章和上周数据周报中,我已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特朗普不可能实现贸易顺差,如果美国贸易盈余,那么美元就没办法成为世界货币,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也会崩溃。
为什么?出口美元和出口商品之间,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满足。这个矛盾就特里芬难题。
难道特朗普不懂吗?我认为,他应该是不懂的。特朗普有一种美国工业黄金时代的信仰,认为那个是最美好的时代、最强大的美国,试图让美国恢复那种荣光。
但是,特朗普团队对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试图降低经常账户赤字,另一方面试图降低金融账户盈余。据说特朗普团队考虑对外国人持有的美国金融资产征税(30%),这是有可能的。
预计,特朗普无法实现贸易顺差和制造业回流的目标,但贸易逆差将因关税战和隐形关税下降而缩小,高端制造业有所回流,实物投资将增加;同时,金融账户盈余也将缩小。
其二,试图解决美国政府债务问题,精简联邦政府机构、人员和费用,压缩美国在北约的军费、国际组织的支出和全球公共用品费用,同时设法扩大联邦财政收入。
特朗普化债的决心超出我的预期。过去十多年,各国债务膨胀,美国民主党和左派政府不断扩张债务给民众发福利,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债务问题态度已经麻木、得过且过。所谓化债,更多是避免短期暴雷,借新债还旧债,把偿付压力押后。但是,特朗普是认真化债,加关税、卖移民“金卡”来创收,裁机构、裁员、控制非法移民、施压美联储降息来减支。
进一步探讨,这些深层次问题原因是什么?全球贸易与金融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全球货币和福利泛滥、贫富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旧秩序崩溃
高度概括,那就是全球化秩序的问题。
他国认为是美国的问题,是美国内部矛盾的外化。美联储滥发货币,与全球化秩序有何关系?
美国认为是他国的问题,是他国的贸易壁垒等因素导致美国巨额贸易顺差,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和收入;同时,他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美国政府为全球公共用品支出太多而负债累累。
实际上是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的问题,各国在其中有着不同的责任。
所谓全球化秩序,指的是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金融体系(金本位和固定汇率体系),以及国际贸易体系(关税总协定),这两个体系塑造了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尤其是全球自由贸易秩序。
但是,这两个体系都存在问题。其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本位和固定汇率体系在1971年已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与全球浮动汇率。当时,包括蒙代尔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希望恢复金本位,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是嘲讽信用货币。很多人认为,金本位货币有黄金支撑,本质就是黄金,信用货币是无锚货币,容易超发、贬值,引发资产泡沫和债务危机。实际上,信用货币这些问题早已屡见不鲜。
但是,这并不是信用货币的问题。金本位货币是绝对价值货币,其价值由黄金储备决定;信用货币的价值是相对价值货币,其价值等同于自由价格,由同类竞争货币及其货币替代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
简单理解,信用货币必须受到全球浮动汇率以及国际要素自由价格的约束,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接下来,我会讲到。
接着讲国际贸易体系。
所谓国际贸易体系,就是关税总协定,该协定是一个多边协议,设置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它的作用是确保了各国贸易的非歧视性,大幅度降低了关税率,奠定了战后的全球贸易秩序。WTO就是在这个协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全球进口额中通过最惠国关税待遇下进行的份额超过80%,其中有51%的进口额享受了最惠国免税政策。
但是,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一样,WTO也存在内部矛盾。WTO建立多边贸易规则,注重降低关税,但没办法降低隐形关税(经济补贴、贸易壁垒、汇率操作、资本管制等)。最近几十年,有形关税持续下降,但是隐形关税居高不下。另外,WTO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和商品的流通,但无力推动劳动力的全球流通。
这就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严重的失衡:
其一,隐形关税高导致汇率价格失灵,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机制失灵,这使得隐形关税高的国家持续贸易盈余,有形和隐形关税都低的国家持续贸易逆差,全球各国经常账户持续恶化。
通常,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或者逆差不可能持续扩大。早在1752年,大卫·休谟就提出了“物价–现金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即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如果一个国家出口不断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源源不断的外汇输入就会推高这个国家的汇率和要素价格,汇率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就会推高出口成本,进而抑制出口,同时增强进口能力,进而抑制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即便考虑金融账户,价格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依然是有效的。
但是,现实中,国际收支平衡持续恶化,其原因是大规模的隐形关税导致汇率失灵、要素价格失灵,失去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和平衡作用。
其二,在WTO规则下,资本和商品在全球自由流通,劳动力被锁定在本土,资本在全球逐利、避税,劳动者被锁定在本土被征税、接受失业与低工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全球贫富差距扩大。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一个理论叫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保罗·萨缪尔森完善),这个理论认为,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贸易参加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将实现相对和绝对意义上的均等。
什么意思?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便宜,大量外资就会进入中国,工资自然会上涨;如果另一个国家的工资高,大量劳动力自然迁入,并平抑工资,最终这两个国家的工资会接近。
现实是,资本价格均等化趋势明显,但各国之间的劳动工资差距依然很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被限制流通,高隐形关税国家有意压低劳动工资。
与经常账户失衡相对应的是,金融账户也是长期恶化的,这容易被人忽略。由于金融壁垒、资本和外汇管制导致汇率价格失灵,不仅无法调节国际贸易,也无法调节国际金融。在全球金融与贸易市场中,顺差国不断地从逆差国吸收货币、不断地买入其金融资产,对美元和美债的供给造成扭曲。这带来一个糟糕的结局,即难以约束两个贸易国的政府过度借债和央行过度印钞。
另外,全球要素价格调节不足,尤其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通,大量廉价的资本进入新兴国家获利,资本账户也持续恶化,进而加剧了各国政府债务和货币泛滥的问题。
结果,政府债务膨胀、央行过度印钞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所以,高隐形关税扭曲了全球汇率和资源要素价格,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贸易失衡、金融失衡、债务膨胀、货币泛滥和贫富悬殊。本质上,这是全球化与国家组织之间的矛盾。
全球化旧秩序崩溃,新秩序重塑任重道远,关键看隐形关税能否大幅度下降,背后交织着政治权力、经济势力、国家力量与意识形态的斗争。
最后,白宫应该给特朗普放假,让我休息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