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蜂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15天举行80余场演出;3万余人走进剧场观看;402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 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闭幕

更新时间:2025-04-22 10:07  浏览量:4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畅彤)4月21日,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在乌鲁木齐京剧院闭幕。

新疆文化艺术节自2023年举办以来,在展现新疆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丰富基层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艺术节以“七彩铸同心,喜迎70周年”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专业精湛的展演、琳琅满目的展览,实现文旅深度融合,让全疆各地成为文艺的海洋,也为春季文旅发展注入多彩力量。

自4月7日艺术节启幕以来,纵观这15天,80余场演出走进大众视野,3万余人走进剧场观看,402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728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全网浏览量达43692.92万次。走过乌鲁木齐剧院、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乌鲁木齐文化公园等艺术节活动场馆,油画散发的馨香勾勒出美丽新疆的千姿百态,文创集市为文旅市场注入火热的气息,木卡姆艺术悠长的旋律从剧场响到乡间,一个个舞台上的新疆故事把人间四季书写得情真意切……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艺术节突出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儿童剧《小王子》《海・羊》,组织开展舞台剧《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话剧《昆仑之子》、大型原创剧目《我叫王成帮》、《时和岁丰――二十四节气音乐会》、“热舞青春”街舞展演、书画艺术进校园等展演展览2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1.5万余人次,为青少年开辟了“第二艺术课堂”,提供了一场场生动的文化盛宴。

突出与群众性文艺活动相结合,“天山欢歌和美乡村”群众村晚等144项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唱主角,当主演,实现文化为民、文化乐民。

围绕以“七彩铸同心,喜迎70周年”主题,推出“塑说历史记忆・讲好新疆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雕塑展吸引1万余名群众走进乌鲁木齐文化公园。传统戏曲京剧《红娘》、秦腔《程英救孤》、豫剧《三娘教子・训子》以及《木卡姆精品荟萃――且比亚特》、吟诵剧《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交相呼应,动静结合,用艺术的形式浸润各族群众心田。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赵衍勇介绍,截至4月21日,大部分展演活动已结束,有一些将延续到5月上旬,如部分美术作品巡展、动漫展、小剧场剧目展演等。

另外,今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还将实施一批直达基层的文艺活动。其中“戏曲进乡村”活动将赴8个地州市演出2748场次。

今年还将举办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大型文艺活动,期待大家参与,共同助力新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继续阅读

秦腔现代戏为艺术节画上圆满句号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畅彤)4月21日,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闭幕演出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登台乌鲁木齐京剧院,这也是本届艺术节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的最后一场演出,为艺术节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闭幕演出的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舞台上的故事从“聚缘社区”说起,社区书记刘华到任,一心一意让社区旧貌换新颜,居民大会上迎来的是看似平凡却关乎民生的众多难题: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帮助居民就业创业、引导邻里和睦相处、解决居民楼供暖问题等。一桩桩一件件,皆是百姓生活的大事、要紧事也是身边事、关心事。

纵观当天的演出,《红山塔下》以城市发展旧貌换新颜、自然环境日益改善为故事基础,突出秦腔唱腔浑厚而铿锵有力的表现特点,结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让秦腔艺术更有韵味。

演出现场,记者看到观众席上有不少年轻面孔。今年23岁的杭雅婷说:“我几天前参加了艺术节的动漫展,看到有秦腔现代戏的表演,很好奇,就来剧场观看,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秦腔现代戏,很新颖也很有趣。”

场馆介绍
蜂巢剧场为2008年孟京辉为《恋爱的犀牛》开辟的新剧场,之所以叫做“蜂巢”,暗喻像蜜蜂一样辛勤的工作。该剧场位于东直门附近,大约有300多个座位,仅剧场改造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孟京辉亲自为新版“犀牛”设置了特...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东直门外新中街3号
乘公交车至“东直门”站下车,或乘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下车出D口往东200米
蜂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