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歌唱传承经典,“诗乐声声”国风艺术歌曲音乐会举行
更新时间:2025-05-10 20:52 浏览量: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 通讯员 陈小宁)5月9日晚,长沙音乐厅·湘江大厅内,一架三角钢琴伫立舞台中央,黑白琴键映着暖光,“诗乐声声”——国风艺术歌曲音乐会在此唱响。国际声乐大赛金奖获得者、旅欧女高音歌唱家师乐携手天津音乐学院歌剧学院教授、男高音歌唱家张喜秋和长沙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男中音歌唱家李巧伟,以及钢琴家诸葛若玮、邓凯龄,以穿透时空的歌声与清泉般的伴奏,演唱了近20首国风艺术歌曲,带给观众全新的沉浸式审美体验,唤醒沉睡中华千年的诗魂。
音乐会上半场,旅欧女高音师乐率先登场,从《关雎》的雎鸠清啼到《锦瑟》的沧海珠泪,每个吐字皆似工笔勾勒。李巧伟接续登台,学者风范与诗人气度浑然天成,陆游《钗头凤》的“错、错、错”三叹,在他醇厚男中音中化作金石坠地,《明月几时有》的转音处理暗含宋词吟诵古法。张喜秋上阵以金属质男高音瞬间点燃场域,演唱《虞美人·听雨》三段人生境遇,以三种音色呈现:青年时的清亮如剑,中年时的沙哑沉郁,暮年时的气声颤音,辅以钢琴从骤雨到滴漏的变幻,竟在五分钟内阅尽千年悲欢。
下半场,张喜秋率先以《松花江上》撕开寂静,爆破式高音在“爹娘啊”三字达到顶点,钢琴突然静默,唯余哭腔在厅内震荡七秒,堪称声乐魔术。李巧伟接续演绎《幽兰操》,借鉴戏曲“云遮月”唱法,中低声区如雾锁幽谷,钢琴以单音点缀,空谷幽兰之姿跃然眼前。师乐返场时化身盛唐歌姬,演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乱石穿空”以花腔模拟箭矢破风,诸葛若玮的钢琴竟奏出编钟般的轰鸣,当“一樽还酹江月”尾音渐隐,琴键落下最后一个泛音,余韵如涟漪荡开,现场掌声如雷。
音乐会在三位歌唱家共同演绎的《我爱你中华》中达到最高潮,以诗乐和鸣颂中华。然后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要求下,他们加演了《我爱你中国》,激昂的旋律引发全场大合唱,为这场诗乐盛宴画上圆满句号。此外,著名国画家李光寒的四幅花鸟作品,亦为音乐会增色添彩。
“音乐会将东方韵味与音乐艺术完美融合,彰显了国风艺术歌曲的魅力与潜力。希望以后能欣赏到更多这样的音乐盛宴,持续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现场一观众说。
“音乐会曲目以中国古诗词为主,还有徐志摩等的现代诗歌。活动旨在传播中国诗词文化和中国声乐艺术,让以汉语言为美学的中国艺术歌曲,被更多的人熟知和热爱,并逐步成为世界音乐会领域中的主流。”师乐表示,音乐会是对中国传统诗乐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通过现代表演形式传承经典是当下音乐工作者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