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731》上映仅1天,李乃文因为一特殊举动,口碑暴增
更新时间:2025-09-19 10:57 浏览量:1
在万众期待中,《731》终于上映了,且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突破3亿,足以见得全国观众的爱国情绪有多么高涨。
与此同时,近期一直被骂“50岁还装可爱”的李乃文,也因为一个特殊举动,实现了口碑暴增。
李乃文1993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当时因为三试发挥失常成为自费生,每学期学费高达5000多元,要知道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被击垮,而是在中戏期间与朱媛媛、辛柏青等人成为好友,逐步积累表演经验。
毕业后,李乃文进入话剧舞台,1998年出演《恋爱的犀牛》时开始受到关注,虽然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但进入影视圈后,他的起点并不算高。
2007年,他出演冯小刚的《集结号》,饰演吕宽沟,这才让更多观众记住了他,从那以后,他在影视剧中逐渐积累经验,作品涵盖了《山河锦绣》、《归队》和《数风流人物》等,虽然演技得到了业内认可,但始终也没有大红大紫。
直到近年来,李乃文频繁出现在综艺节目中,才终于翻红。
尤其是在《五哈》《地球超新鲜》和《王牌对王牌9》中,他的搞笑风格让观众眼前一亮,甚至因为“闯祸人设”而意外走红。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观众认为综艺中的形象与他作为演员的正剧表现产生冲突,一些人甚至批评他“靠综艺吃饭”,认为他过度参与娱乐节目,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职业定位。
近段时间,李乃文的争议达到顶峰,他在商业活动中的一个小失误,再次将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9月14日,李乃文参加了一场商业剪彩活动,活动中,他因操作失误导致剪彩的彩带卡壳,随后随手将彩带扔在地上,这一举动被部分网友解读为不敬业、不尊重场合。
一时间,网络上对他的批评声不绝于耳,然而,这样的舆论压力并没有让李乃文陷入低谷,反而成为他重新证明自己的契机。
真正让李乃文实现口碑逆转的,是他在电影《731》中的出色表现。
《731》是一部筹备了近十年的电影,讲述了日本侵略者在731部队进行灭绝人性的实验细节。
影片上映前便因题材敏感而备受关注,在猫眼平台上的“想看人数”超过450万,成为历史第一。
首映礼上,导演赵林山讲述创作历程时泪洒现场,而李乃文等主演也全程参与宣传,为影片造势。
在电影中,李乃文饰演一位寻找怀孕妻子的普通人顾博轩,为了真实还原角色的状态,他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在冰天雪地中穿着单衣进行拍摄。
他甚至通过减少进食,减轻体重,塑造出角色的虚弱感,这种敬业精神让许多观众对他刮目相看。
影片的最后,有一幕让无数观众落泪,电影结尾,3513名受害者的名字缓缓出现在屏幕上,没有配乐,也没有旁白。
这一刻,全场鸦雀无声,而李乃文在拍摄这段场景时,为了更好地融入情感,他主动要求加拍一场戏,跪在寒风中为受害者家属鞠躬,虽然这场戏最终没有进入正片,但他的举动却感动了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
有人评价说,李乃文不仅是在演戏,他是在用心传递历史的重量。
上映首日,《731》的票房突破3亿元,创下中国影史新纪录。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还原731部队的罪行,将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令人发指的细节呈现在银幕上,4K镜头的运用,更是让观众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与震撼。
而李乃文的表演,也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有人评价他为“好演员”,称他的演技真实还原了历史,令人动容。
影片首映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看完《731》,我只想说天堂不会再有日本了,也有网友表示,李乃文让我看到了一个好演员应有的样子,他用作品为自己正名。
此前对他商业活动的批评,随着电影的热映和他在影片中的表现,逐渐被人们遗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31》的成功不仅仅是电影本身的胜利,更是中国电影人对历史责任感的体现。
影片通过真实的史料,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而李乃文零片酬出演、全身心投入角色的举动,也成为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次,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人物。